后澆帶模板收口網支設工藝施工改進要點
后澆帶模板收口網支設工藝施工改進要點
1對基礎墊層進行處理在對底板的基礎墊層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后澆帶的基礎墊層進行調整和處理,保證后澆帶基礎墊層能夠下降50mm~100mm,這樣才能夠方便后續施工,主要是有利于進行施工縫處理工作,并且有利于垃圾以及積水及時清除。如果在雨季施工,需要根據施工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設置積水坑,一般情況下要每隔50m安排一個集水坑,這樣能夠及時排出雨水以及養護用水,防止積水對后澆帶梁、板的施工過程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地下水位比較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基礎墊層設置加強帶,這樣能夠防止地下水滲入到基礎墊層面上,影響施工進度以及施工質量。
2后澆帶模板搭設要點后澆帶模板搭設作業是確保后澆帶模板支設體系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搭設后澆帶模板支設體系時,必須對各個環節的施工要點進行控制。在對后澆帶梁、板支撐架進行搭設之前,必須對支撐架的立桿縱向間距與橫向間距要求進行準確了解和掌握,同時要掌握立桿與后澆帶邊緣之間的間距要求。然后在樓層板上進行彈線,這樣才能夠保證支撐架位置的準確性。在搭設支架時,上下層支撐架的立桿要處于同一直線上,保證上部結構荷載部位的垂直性。在梁、板支撐架搭設過程中,可以沿著與后澆帶長度方向的相平行的水平鋼管作為支撐梁底模板,一般情況下鋼管的間距為250mm~300mm。利用水平鋼管作為后澆帶的梁荷載可以將荷載傳遞到梁的兩側以及與梁軸線平行的短鋼管上,這樣能夠減小后澆帶部位梁、板需要承受的荷載,然后再利用豎向鋼管以及水平向鋼管將荷載傳遞到梁的支撐架立桿上,這樣能夠保證荷載傳遞的均勻性,從而確保支撐架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在對后澆帶的梁底板進行鋪設時,一定要先對其進行抄平處理,然后拉通梁底模板,梁底的方木要沿著梁長的方向進行布置,方木的間距一般為10cm~15cm,而支撐鋼管要沿著梁的寬度方向進行設置,防止設置的后澆帶兩側梁底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對梁側板進行加固時,可以使用對拉螺栓進行加固,這樣能夠防止側方出現跑模和漲的情況。**對平板模進行支設的過程中,要先對后澆帶處的結構板模板進行支設,要根據樓板的厚度選擇合適的龍骨,一般情況下,樓板厚度在15cm以下時,可以采用6cm×8cm的方木作為龍骨,將龍骨間距控制在20cm~30cm左右即可。而后澆帶處的平板模一般情況下要比邊緣寬20cm左右,可以采用整張定尺鏡面板進行支設工作,這樣能夠有效防止浪費施工材料,并且可以保證模板接縫的嚴密性,防止出現漏漿情況[2]后澆帶模板固定要點在固定模板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控制要點。首先,要重視對后澆帶鋼筋相交處的綁扎工藝,確保鋼筋的牢固性以及穩定性。其次,要重視后澆帶600mm范圍內的鋼筋綁扎工藝,才能夠保證后續工程能夠順利進行,防止受力而導致鋼筋出現位移情況。再次,為了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達到設計要求,在對鋼筋進行處理時,必須根據鋼筋的具體情況確定扎緊和扎牢工藝。**,在后澆帶施工過中,禁止將鋼筋接頭放置進去,鋼筋之間的接頭必須保證有一定的距離。
3后澆帶
結語綜上所述,對后澆帶模板收口網支設工藝進行改進之后,具有明顯的施工優勢。因為不需要對后澆帶模板進行拆除,能夠在*上確保后澆帶施工質量,并且利用遇水膨脹膠條可以有效防止后澆帶施工后出現的滲水問題。在對后澆帶模板支設體系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后澆帶模板支設體系中本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同時結合具體的工程項目類型,對后澆帶模板支設方式進行改進和優化,才能保證后澆帶模板支設體系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能夠有效利用。改進后的后澆帶施工操作也相對簡單,對提高施工效率有重要幫助。改進后的后澆帶模板支設施工工藝適合在高層建筑與公共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廣泛應用,對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
收口網支設工藝施工改進要點 ' />
- 2021-10-06后澆帶模板收口網支設工藝施工改進要點
- 2021-10-06快易收口網混凝土施工技術
- 2021-10-05快易收口網大體積混凝土后澆帶施工
- 2021-10-05快易收口網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后澆帶施工的質量通病
- 2021-10-05建筑收口網箱的應用前途廣泛